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         

關於提議修正法定性別規範草案的改善並推送至議會的建議

由於還一直擱置著遲遲沒有進展,當看到別國人權進展快速的同時,

應能激發台灣政府修正的運行,多加改善並推送至議會

 

關於法定性別規範草案,5月份會議紀錄 https://www.ris.gov.tw/660
自台灣內政部2015年,擬定了草案(台灣「免手術換證」,法定性別規範)
性別變更認定之申請及登記作業要點 (草案) 
一、為利户政事務所受理性別變更認定之申請及登记作業,特訂定本作業要點。
二、符合下列各項要件者,得向戶政事務所申請性別變更:
(一)年滿二十歲者。
(二)現無婚姻閟係或曾有婚姻關係而無子女者。
(三)無子女者,
(四)二位精神科專科醫師評估鑑定之診斷書(認定當事人感到與出生登
記時性别不相符,而傾向於認同其他性别,其性刖認同舆其生理性別
不同已經長達3年,生法承受壓力)。
(五)切结欲以變性後之性別生活至生命终了。
前項笫四款應提出之精神科專科醫師評估鑑定之診斷書,其内容
需載明事項,依衛生福利部規定之。


三、申請性別變更者,應由本人親自申請。
申請性别變更,應向戶藉地戶政事務所為之,層轉直轄市、縣(市)政府
轉由内政部、衛生福利部及法務部共同組成之諮商委員會審查。


諮商委員會同意之性別變更案,應簽發性別確認證書,並將該證書轉直
轄市、縣(市)政府轉戶政事務所轉申請人。

申請之方式或要件不備,其能補正者,應通知申請人限期補正;屆期不
補正者,駁回其申請。
四、申蜻人於性別確認證書簽發日起六個月内向兩戶政事務所辦理出生
別變更登记及國民身分證统一編號變更登记。
該性別確認證書效期為六個月,六個月效期過後,申請人可重新申請。
五、申請人完成性別變更登記後,不得再向諮商委員會申請性别變更或
撤銷性別變更登記。
--
 --------   建議修正掉許多不合理的條文。---------
(包含:非單身者強制離婚、單身無子女、年齡門檻、精神醫師診斷等。)
年滿十六至十八歲者,須監護人同意。十八歲以上自己決定
性別更改是人權,不應該被第三方決定
性別不只有兩性 也有同時具有男女特質的人 
雙性化者(先天、後天) 擁有兩性兼具的狀態 
希望兼具雙性化身體或特徵......等
一個人不需要第三方認定,就能知道自己是男人、女人、雙性或是無性別

聯合國推估,雙性在數量上不少, 
資料顯示,人口約占0.05%-1.7%, 
光是台灣可能有40萬名雙性者。 
新生兒被醫院建議動手術、難以登記性別,違反人權更不能強迫移除跨性別者性器官手術,

剝奪一個人的生育權,違反人權與酷刑之虞,影響其終身


  生殖結構器官,已不再是法定性別的依據。


跨性者,不需手術即可更改法定性別的地方包括了:

美國、荷蘭、瑞典、波蘭、芬蘭、英國、奧地利、匈牙利、西班牙、

南非、南韓、馬爾他、瑞士、丹麥、愛爾蘭、挪威、葡萄牙、阿根廷、巴基斯坦

 

然而國際人權趨勢,早已朝向免手術、免精神診斷、也沒有設置委員會的做法

只要法定成年人自行填表申請,原則上即可生效。

已經有愈來愈多國家採取進步做法。

哪些國家呢?包括阿根廷、丹麥、馬爾他、愛爾蘭、挪威等

aaa.png

 

利益與影響     關於跨性別權益

● 政府設立保護中心、庇護社區

● 跨性別醫療、教育促進體系等服務;

● 為公務員提升跨性別認知培訓,尤其是醫療人員、警務人員

● 為跨性別人士在就業提供職業訓練和申請貸款。

● 讓政府開始重視到跨性別議題,融入多元化族群,促進多元發展,減少對立,創建共榮社會。

 

疑慮思考
換證之後在保有外顯生殖結構的情況,進入到異性共同私域空間,比如:廁所、浴室、溫泉。是否會造成恐慌?


既然是要融入社會化的過程,社會應需要適應期,
建議與櫃檯登記式或提供識別標章手環等方法作為適應期手段
比如:跨性別女性,如果法定性別已經認同是女性了,
那麼身份亦是女性的事實,並沒有什麼好質疑的
一般所說的恐慌在於可能發生的風險
錯的是犯罪行為, 而不是因為男女的生殖結構
而且這些私領共同空間,同性之間的犯案也無法避免
我們的社會觀點是尊重多元性別的社會,

不可以在尊重LGBTIQ的同時又去隔離跨性者融入社會性別空間與生活,

在促進跨性別健康的觀點上是不利的,阻礙其性別的社會化轉變(social transition)。
性別平權運動中難以調適過程,都應耐心給予教化。

--
良性影響

● 政府認同跨性別的存在,促進其融入社會化的環境,多元適性發展

● 跨性別在從軍上認可多方的參與權,提高台灣軍備人員的多元性

● 免除醫療體系介入干預,減少健保資源的支出與糾紛,

● 協助跨性別團體組織工會, 提撥醫學轉化基金。配合六督合格醫院,進行自費項目實施, 非強制性 

● 免除性別手術,減少手術過程及後續的傷口縫合支出,避免感染的風險。

● 免除荷爾蒙治療,避免被迫化學去勢的絕育手段


跨性別也是人,是家庭的成員,是國民的一份子,

良善的人口政策,有助於國家的發展,不應該將跨性別屏除在外, 

在享有權益的同時也要分擔國家的責任與義務,一起共同參與性別平權的社會推動。

 

相關社論與新聞      修法脫鉤醫學認證
「無條件換證」成為人權潮流   2016-04-17
http://www.storm.mg/lifestyle/103826

梵蒂崗教宗方濟各:天主教徒應該對同性戀者道歉,尋求這些人的原諒。2016-06-26
https://theinitium.com/article/20160627-dailynews-pope-churuch-should-sorry-gay/

瑞典因政策失當, 計畫賠償之前被迫絕育的跨性者,補償每人約新台幣77萬元 2017-03-26,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64527


不要有傷害,請保護雙性兒童的權利 2017-08-04
https://www.amnesty.tw/news/2584

葡萄牙國會2018/7 通過新法 16歲性別自己決定 2018-07-12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809/3250718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玲瑄小姐 Lynsey 的頭像
玲瑄小姐 Lynsey

又又瑄殿下

玲瑄小姐 Lyns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