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31015日,孫中山在廣州中國國民黨懇親大會的演說中講道:“所謂以黨治國,並不是黨員都做官,然後中國才可以治;是要本黨的主義實行,全國人都遵守本黨的主義,中國然後才可以治。簡而言之,以黨治國並不是用本黨的黨員治國,是用要黨的主義治國。”“至於本黨黨員若是確為人才,能勝大任的,自當優先任用,以便實行本黨的主義。倘若有一件事發生,在一個時機或者一個地方,於本黨中求不出相當人才,自非借才於黨外不可。”

 

     孫中山提出以黨治國是總結民初失敗教訓而提出來的口號。辛亥革命後,孫中山聽信袁世凱擁護共和的承諾,輕易交出政權,造成軍閥官僚專制,共和有名無實。他決心組建三民主義的政黨和軍隊,建立政權,實行以黨治國、推行三民主義的主張,這符合中國政治自然演進的路線,但畢竟形式上保留著打江山、坐江山的王朝特徵。孫中山因此又提出革命三期說,答應人民受到一定時期的政治訓練之後,國民黨將還政於民,實行憲政。所以,“以黨治國”在孫中山看來,只是革命進程中的一個階段——訓政階段,他設定的期限是六年,但實際上由於日本侵華,從19281946年,訓政用了14年時間,1946年國民黨行憲後仍然延續了“以黨治國”的模式,只到1987年蔣經國才在去世前宣佈開放黨禁,放棄“以黨治國”的模式,真正算是實行了憲政,實現了政黨輪替。

 

     孫中山的“以黨治國”後來在實踐中變成了一黨專制,國民黨一黨包辦政治,代替人民當家作主,權力壟斷造成貪腐橫生,特務橫行,人民怨聲載道。

 

    靠某個主義治國相比搞宗教治國來說是個進步。中國五帝時代實行“神道設教”,以天道治國,領導人稱天子,掌握著天道、天理,他的統治是替天行道。春秋戰國以來,迷信漸退,理性漸生,百家爭鳴,主義治國模式產生。法家主義、道家主義、墨家主義、儒家主義等等不一而足。戰國百家的主義有些還帶有宗教迷信色彩,如儒家又稱儒教,是一種半人文、半宗教的東西,三民主義與之相比,算是比較科學的一種主義。不過,任何主義一旦立為官學,就不能自由討論,更不能反對,便會僵化起來,產生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,結果變成思想學術進步的阻礙。因此,主義治國、以黨治國本質上是人治的東西,是政黨領導人“主義”的體現(三民主義也被稱孫文主義),和民主法治的要求是相違背的。從歷史發展的趨勢上看,一個國家人口眾多,民族、職業、階層不一,思想不可能完全一致,民主政治與思想多元、思想多變是聯繫在一起的,如果政治固守某一個或幾個領導人的“主義”不變,那說明政治還不是真正的民主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玲瑄小姐 Lyns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